您所在的位置:

“黑眼仁”上的高科技——訪中科院虹膜技術專家王陽生博士

2004-03-03 來源:

在好萊塢大片中看到的虹膜識別技術,中國人一樣可以運用自如

1475215685115686.jpg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   2003年1月17日上午,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到中國科學院考察工作。在自動化所,總理的目光被一種生物特征識別認證技術吸引了,這就是自動化研究所走在世界前列的中國虹膜技術。這項技術的倡導者一位是自動化所所長譚鐵牛,另一位王陽生則是中國虹膜技術研究的元老級戰(zhàn)將。

    據(jù)王陽生介紹,虹膜是眼睛中角膜下面的組織膜層,是眼球前部含色素的環(huán)型薄膜(俗稱黑眼仁)。能夠用于鑒別身份生物特征的虹膜具有以下特點:廣泛性:是人人都具有的一種與生俱來的生物特征;惟一性:每個人的虹膜特征決不會有第二個相同者;穩(wěn)定性:如果沒有白內障等眼疾發(fā)作,一個人的虹膜在2歲后的一生中就基本穩(wěn)定不變了;可采集性:虹膜是人體的附著組織,與人體相隨相伴,方便于檢測。于是科學家們根據(jù)虹膜結構特征,將信息技術與生物技術相結合,通過計算機將人體所固有的生理特征或行為特征收集并進行處理,進行個人身份鑒定,研究開發(fā)出虹膜技術這一突破傳統(tǒng)身份識別的高技術,成為目前生物識別技術(包括:虹膜、指紋、掌紋、聲音、筆跡、步態(tài)等識別技術)中易操作、精度高、最具市場前景的技術,也是迄今各種生物特征識別技術中錯誤率最低的技術。

    20世紀80年代,美國人率先研究虹膜技術,90年代初,英國科學家也取得了出色成就。美國911事件之后,安全問題成了全世界的主題,對生物識別技術的研究應用得到了國際社會前所未有的關注與重視。聯(lián)合國國際民用航空組織公布了生物技術的應用規(guī)劃,建議180個成員國將指紋、虹膜等生物特征放入護照識別系統(tǒng)。香港特區(qū)已于2003年5月開始簽發(fā)新的智能身份證,其中一項特征就是采用了生物特征識別技術。2003年10月25日,我國科技部、公安部、中科院聯(lián)手舉辦了中國生物特征認證技術發(fā)展戰(zhàn)略論壇,專家們就生物認證技術發(fā)展、應用、推廣以及政策等方面進行了戰(zhàn)略性研討。

    王陽生說,虹膜識別產品的戰(zhàn)略性應用主要是在虹膜門禁、金融系統(tǒng)、港口控制等需要高度安全的領域,如軍事基地、槍械庫、核能設施、物料放置庫房、電腦機房、政府辦公室、保密資料室等重要區(qū)域的門禁管制、銀行金庫、保險箱等重要的金融領域和港口航空系統(tǒng)等身份認證領域。

    當虹膜技術進入民用領域后,儲戶辦理銀行業(yè)務,無需銀行卡,只需看一下攝像機就能提取(對眼睛沒有傷害),沒有回憶密碼的煩惱?;丶业臅r候,人們將可以不用帶鑰匙,只要抬眼看看攝像機,門就能自動打開,不會有誤。而且虹膜產品批量化生產后,價格將會大大下降。一經進入民用領域,價格將會定位在每件產品1000-2000元之間,與現(xiàn)在的防盜門價格相近,王陽生預測說虹膜的市場將是前途無量的朝陽產業(yè)。


分享到:
相關新聞